1. 雲林斗六租機車《晟泰機車出租》營業服務最優質推薦 火車站武昌路出口(後站)方向左轉
  2. 雲林美食趴趴GO《斗六美食整理&雲林科大》好好吃遍全斗六吧!!
  3. 整理筆記《雲林各鄉鎮夜市一覽表》大小夜市之吃吃喝喝去!!
  4. 雲林美食趴趴GO《虎尾美食整理&虎尾科大》好好吃遍全虎尾吧!
  5. 雲林斗六《中華機車出租行》24HR營業服務優質推薦, 租機車、室內機車汽車保管、機車托運
  6. 雲林美食趴趴GO《斗南小吃&美食整理》好好吃遍全斗南吧!
  7. 雲林一日遊《30拍照景點+30美食推薦》連假新版人氣路線,觀光工廠,私房新ig親子景點!!

虎尾-堀頭社區的古亭畚(穀倉)

千呼萬喚始出來…每次雲林時光在介紹各地漂亮的社區時,有位熱心的網友就一直推薦虎尾的堀頭社區。這次終於去拜訪了傳說中的堀頭社區!

堀頭社區

堀頭里位於虎尾鎮中央偏東方,即舊虎尾溪河川後背溼地,里內有多個池塘,聚落位於池塘的北面,稱為堀頭。而且東鄰中溪里,南接平和里,西界埒內里,北鄰埒內里和中溪里。里境面積1.83平方公里。
「堀」的意思是“水池”,早年堀頭里內有很多堀坑,堀邊有一堆堆的土堆,遠處遙望,土堆像似人頭,因此又稱為” 堀頭”,目前里內以黃姓及王姓二大姓為主。

●社區特色

堀頭里為一典型農村,以種植花生、蒜頭、稻米為主。近年很多從事家庭毛巾生產工作。

社區族群多以閩南人為主,多由大陸福建省遷移過來定居。

▼涼亭的椅子完全是用竹竿製作~

▼社區整理得滿漂亮的~

▼小房子牆壁的畫畫得不錯耶!

▼樹旁還有小小花圃~

●古亭畚-堀頭社區有個特色,村內有很多穀倉-古亭畚。

古亭畚是一種大型的圓統穀倉,直徑10尺,高度約10尺,留四方形窗或門以便納取穀物,周圍使用白灰、黃土或牛糞封閉,有使用稻草蓋的屋頂,狀似抖笠,現在是用薄鐵板,放至戶外可放納雜糧。

另外一種儲藏收成稻穀的穀倉是竹穀倉,其主要分佈於山區、在大陸地區也可看到,這種穀倉主要是以竹子編織而成,並使用糊土將編織的空隙封閉,一來可防止潮濕,二來預防蟲害。早期農業社會由於媒妁之言盛行,視對方農具的多寡,尤其是古亭畚林立的數量來探知對方的家財,所以它是農村社會財富的象徵。

臺 灣 氣 候 多 雨 潮 濕 , 聰 明 的 老 祖 先 還 以 竹 架 將 古 亭 畚 撐 離 地 面 ,以 免 儲 存 的 穀 物 受 潮 , 也 因 此 古 亭 畚 內 部 都 能 維 持 適 度 的 溫 度 和濕 度 , 老 一 輩 的 農 民 表 示 , 儲 存 在 古 亭 畚 的 稻 穀 可 保 鮮 達 一 年 之久 , 也 能 助 長 稻 穀 的 發 芽 率 , 是 早 期 農 家 廣 為 使 用 的 穀 倉 。

為 避 免 蟲 鼠 侵 入 , 古 亭 畚 只 設 置 一 道 類 似 窗 戶 的 小 門 , 入 口 處 以木 板 框 住 , 除 了 儲 存 稻 穀 外 , 也 常 用 來 存 放 蕃 薯 、 樹 薯 和 玉 米 等雜 糧 , 在 農 業 經 營 日 益 現 代 化 後 ,一 般 農 民 種 稻 大 多 轉 賣 農 會 或 輾 米 廠 , 留 供 自 己 食 用 的 稻 米 有 限 ,古 亭 畚 英 雄 無 用武 之 地 , 已 逐 漸 自 農 村 消 失 。

剛好遇到一個好心的伯伯,願意讓我們參觀舊穀倉裡面的樣子!

從外面看,伯伯家的穀倉很低調,藏在絲瓜園內。

穀倉外面的數字是數木板…

現在都拿來堆放雜物~

穀倉的屋頂

既然來了,伯伯還開放他家讓我們入內參觀~

傳統的三合院

三合院的樑柱

特寫~

另一邊

特殊的門

●紫雲寺-主祀觀音佛祖

廟址:雲林縣虎尾鎮堀頭里54號

電話:05-6221890

本寺供奉主神觀世音菩薩,發源於雲林斗六的湖山岩,於清嘉慶辛丑年八月間由堀頭里先賢黃朝昌先生於二十一歲時到湖山岩迎回本里崇拜,一直沒有建廟,佛像供奉在住戶廳上,年年選出「頭家」、「爐主」,辦理祭祀活動。佛祖每年農曆二月十九日聖誕祭典時,擇庄中空地搭台演戲,並臨時搭壇,安奉佛位,供信徒瞻仰膜拜。

光緒年間,日本剛佔領台灣後,各地非常紊亂,紛爭不斷,本里幸賴佛祖的庇佑,住民皆平安無事。日據末期之空襲期間,庄中子弟皆未受損傷。平素里民有坎坷患者,欠安不適者,只須求得佛祖爐丹,藥草煎服,即告痊癒康安,此乃佛祖之恩澤明顯事蹟,因使里民信仰益加彌堅。

迨本省光復後,各地神廟紛紛興建。而本里自供奉觀世音菩薩後,住民安居樂業,人丁興旺,此乃佛祖庇境護民之功,里民有鑑於此,乃共議建廟,於民國五十二年冬,動土興建,至五十三年三月落成,定名為「紫雲寺」。(資料提供:中正國小  黃瑞興)

陪祀神明 : 池府千歲、三太子、註生娘娘、福德正神

堀頭社區在哪裡?

往埒內方向走~

虎尾-堀頭社區

在較大的地圖上查看雲林時光-Yunlin生活旅遊網








關於作者:

.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