崙背-水尾村, 五魁社區, 與阿勸社區 之社區一日遊
崙背玩什麼?
崙背的各個社區都非常有自己的特色,非常適合“社區一日遊”,尤其是單車騎士,可以沿途欣賞社區彩繪,累了就到大樹下乘涼休息!
要到崙背,可沿著台154線豐榮村與水尾村交界的「綠色隧道」,這是一條新興的菩提樹綠色隧道,為獨一無二的特殊景觀,全長二公里綠意盎然。
水尾村
原來應稱為『田底仔』,而原水尾是現在的下街仔和水尾之間,後來兩地合稱水尾。”水尾”的由來,可能是聚落位於新街子中排水溝之尾端附近而命名。
水尾村有很多老樹,樹下可供村民休憩。
水尾村李恆彰村長歡迎大家一起來水尾村玩!還有留電話0939-162765
水尾社區活動中心就在台156線旁,可下車休息走走。
社區活動中心改造前的舊房子
改造後的樣子,是村民散步運動休憩的好場所!
接著來到崙背市區
崙背鄉內有紹安客家族群,也就是雲林的粵客。在雲林時光-雲林的由來篇,可知道清朝的移民熱潮,而其中來到崙背的有三類,分述如下:
- 1. 來自漳州的紹安客:
- (1)廖姓於300年前左右來到港尾一帶:現廖姓散居港尾、羅厝、鹽園、東明、西榮、南陽等村。崙背的廖姓族群都屬於雙廖的紹安客人,可參考雲林時光-西螺七崁篇
- (2)李姓於200年前來到崙前:現李姓大部分居於崙前與東明、西榮、南陽等村。
- 2. 來自漳州的河洛人:
- 林姓約200年前來到草湖。康熙末年,福建省漳州府張、吳二姓開墾崙背一帶。
- 3. 來自泉州的河洛人:
- (1)許姓、林姓在五魁。
- (2)張姓在阿勸、中厝。雍正十三年(西元1735年)教喻開墾大有、舊庄等地,並開發大有圳引溪水灌溉良田,使地力提昇。
肚子餓了,可以到圓環旁邊來碗牛肉麵,還滿好吃的。
三立電視台還有來訪問過喔!
奉天宮
|
接下來五魁社區
五魁村的起源為以前有一位叫做林毛的人來到此地據地為王成為大地主,而他有五個兒子,後來分家後成五戶人家在此定居,而稱為『五塊厝』,光復後將首字保留,並祈求各項生產皆為魁首,乃稱『五魁村』。
五魁社區常在稻米收割後的休耕期灑下向日葵跟波斯菊的種子,讓五魁社區成為美麗的花海。社區民眾還會利用三分大的向日葵田,將其開闢為迷宮,提供大小朋友邊玩邊了解故鄉!〈下圖是今年2月『五魁花現久久年』的活動照片〉
崙背國小-五魁分校,學校牆壁畫了一幅漂亮的向日葵圖,而且向日葵都是立體浮雕喔!休耕的時候,學校的對面就是向日葵花田。五魁社區能將廢棄的崙背國小五魁分校,從雜草叢生的髒亂點,整頓成了社區活動中心,真的是化腐朽為神奇!
猜猜下圖右上的樹木像什麼?
五魁村溫天來村長最近在苦惱一件事,社區內有一台沒有牛的牛車,村長還在想要如何運用這台牛車。如果大家有好主意的話,歡迎跟村長連絡!電話是 (05)6968100
牛車是下圖中右上角那台,右下角是以前打水的,把桿子往下壓水就會嘩啦嘩啦的出來….
五魁社區中也有彩繪,只要走進村內就可看到,非常明顯。
逛完五魁村後,可到隔壁的阿勸社區。
阿勸社區發展協會從村外搬回「古亭畚」當成入口意象。
阿勸村(由三個社區結合而成):
1.鹽園:舊稱「反鹽園」。過去,此地附近,不但水質是鹹的,連土也是鹹得像鹽般(呈白色),故以「鹽」字稱之。過去農作物也不易生長。
2.阿勸:原因不明。但有此一說是以前此地人相當兇悍,常和人吵架,勸其不要動干戈,故命名為「阿勸」。
3.中厝:因位於阿勸和鹽園兩聚落之間,故取其相對位置關係而命名。
阿勸社區的彩繪又是不同風格,利用破磁磚、瓦片,在社區公共牆上拼出一幅美麗的壁畫,而且主題很明確-「流感要戴口罩!」。
不同的社區都有不同的文化風格,而每位村長都是很熱心地歡迎外地遊客來參觀遊玩,如果大家有時間的話,可以安排崙背一日遊,到各社區去體驗滿滿的人情味!
怎麼去?
從南邊北上:從1高下斗南交流道往虎尾方向(縣158道)→右轉往西螺方向(縣145道)→左轉往崙背方向(縣156)即可到達。
從北邊南下:從1高下西螺交流道往二崙方向(縣154道)即可到達。
你們的牆壁彩繪好漂亮 ,請問彩繪師如何聯絡?費用呢?我家有一面牆很單調也想彩繪!謝謝!
@台嬉皮蛋,
如果是指五魁社區的彩繪,細節要詢問五魁村長唷!文章中有村長的聯絡方式,村長一定會熱心為你解答!
五魁社區~~猜猜下圖右上的樹木像什麼?像~~~~~~~~~~~”一廉幽夢”^^
版主:你們拍的照片都很貼切唷~~
@虎尾小鏡子,
請問是哪一張圖片呀?
回覆@易春木,
在崙背國小-五魁分校,學校牆壁漂亮的向日葵圖的下一張
找到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