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補助大小眼 ? 台北花博v.s西螺果菜市場
斗大的標題 “農業補助大小眼”, 讓人震撼!! 看出照片是西螺果菜市場, 圖中的菜農必須繳納租金進入市場販賣。農業補助這件事,經過記者整理報導才知道台北市辦的花博與農業雲林縣的預算差異如此大~
自由時報 20110712
現在大話新聞也在討論此事:
看到這兩則報導..
我注意到的是台北市花博與西螺果菜市場的預算差異超大! 這樣的資源分配不公也不是第一天了,只是反對黨的聲音希望政府有聽進去,而不是選舉快到的時候才想到農民。
–
國家的財政發展需要財團與開放是沒錯,但是也請政府關心一下基層的農民,弱勢的農民沒有太多力量但也請不要忘記種菜的鄉親們…
–
大選將至,藍綠彼此互相角力,這是自古以來政治行為模式;執政者本來就應該頃聽在野者的聲音,而在野者也有審查各項行政內容,會這麼說是因為我很討厭在位者還沒釐清問題的內容,就直接說“你是哪家媒體的?三立還是自由時報”,就呼攏過去了根本沒心去聆聽,這樣很不好,身為在位者不該只聽好話而忽略批評的話,所謂良藥苦口呀。
自由時報原文如下:
農業經費用在刀口上,才能真正嘉惠農民,然而,農委會卻獨厚農業人口極少的台北市,大筆一揮,35億就用來補助花博,這筆錢如果拿來收購台灣全年的總產量26萬公噸香蕉,還綽綽有餘;若直接補貼稻農的收入,每名稻農可分得1.8萬元。馬政府資源分配偏差,弱勢的農民該怎麼辦?
補助花博還遷建花市
農委會大手筆補助三十五億元給台北市舉辦花博,去年與前年已支付二十八‧五億元,明年到一○三年還有共六‧六三億元的補助款。今年雖然沒有補助花博,卻又另外給台北市政府九千萬元遷建台北花市,對於老舊的雲林縣西螺果菜市場,農委會一毛也不給。
不包括特種基金、十五個試驗改良場等補助款,農委會今年補助直轄市、非直轄市的預算分別為六‧二億元與十‧一億元,比例為一比一‧六二,但根據主計處統計,直轄市與非直轄市的農業就業人口為一比二‧六、農地面積為一比二‧五,預算分配明顯不均。
西螺果菜市場 沒半毛
雲林縣的農業人口和產值都是台灣最高,雲林縣長蘇治芬強調:「只要撥花博預算的十分之一給雲林縣,就可以看到台灣農業的提升。」但農委會卻放任雲林的農業「自生自滅」。
蘇治芬表示,西螺果菜市場是台灣最大產地市場,設備卻像是「清朝」的一樣老舊,縣政府爭取擴建補助,農委會認為市場是營利單位,不應補助;卻補助同樣對外營業的台北花市,明顯是雙重標準。
不僅如此,雲林縣爭取舉辦「全國農業博覽會」也未獲支持,連九十六年經過行政院核定四年二十四‧七七億元的「農業首都建設與發展計畫」,在政黨輪替後,九十八年應補助九‧二二億元,農委會只給一‧三億元,去年開始一毛都不給,計畫被迫停止。
嘉義縣農業處長林良懋也抱怨:「農業縣都是窮縣,窮到不是都會地區可以想像的。」花博的預算可以讓一個窮縣活一、二十年,應該優先照顧農業縣市的農委會卻寧願錦上添花,大方補助花博,助長城鄉落差。
農委會曾經評估花博對花卉產值只有十億元效益,最後卻補助三十五億元,明顯不符「成本概念」,而且補助款全用來興建展館、做硬體設施等,立委潘孟安指出,農委會補助款用於圓山公園、美術公園、新生公園、大佳河濱公園的展館興建與公共服務設施工程,還有全區的公共運輸服務設備上。這些展館建築並非長期性的建築,「用過即丟」,如此的「政治補助」,如何對農民交代?
花博總支出高達一四○億元,但近半年展期採購的本土花卉只有二十一億元,僅佔一成五。花博結束了,花卉產業並未因此提升。
台灣蘭花產銷發展協會理事長高紀清就說:「花博只是以花卉為名的嘉年華會,並非商業展,無法帶來國際訂單,還不如今年三月的台南國際蘭展,十天只花二千四百萬元舉辦,就帶來七十億元訂單。」
立委翁金珠強調,台北市政府聲稱花博經濟效益驚人,農委會未來三年不該再動支農民的錢,應停止補助花博,實際用來照顧農民,否則憑什麼動用第二預備金來收購公糧稻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