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雲林垃圾危機: 一張圖看懂為什麼林內焚化爐不能啟用!計畫改以機械生物處理(MBT) 已獲環保署同意補助!
延伸閱讀: 重大議題: 雲林縣內垃圾危機 爆量問題
2018年03月17日 李進勇公開向林內鄉民承諾,林內焚化廠不會啟用,林內鄉長張維崢感謝縣府從善如流。
中時 許素惠
雲林縣長李進勇16日晚間在縣政說明會林內場,公開承諾要讓鄉民脫離焚化廠夢魘,縣府已獲環保署同意補助10億元興設MBT廠,未來不必再為焚化廠煩惱;他17日重申以MBT處理雲林垃圾的方向明確。年底選戰將與李對壘的立委張麗善樂見有更先進的技術處理垃圾。雲林縣政說明會林內場吸引數百鄉民參加,大家最關注林內焚化廠去留。林內焚化廠是林內人多年來的夢魘,隨著雲林縣長李進勇不啟用的承諾,可望解套。
「雲林好政」縣政說明會16日巡迴到林內,林內焚化廠去留延宕多年,鄉民有備而來,出席踴躍要求李進勇當面說清楚講明白。李進勇說,他知道焚化廠是林內人長期以來的夢魘,紛紛擾擾了那麼久,如今終於找到一個新的垃圾處理方式,就是機械生物處理(MBT),而且已經獲環保署同意補助10億元興設,「大家可以擺脫夢魘了,請大家放心!」李進勇進一步指出,MBT的建置分兩階段,第一階段先進行較初階的機械處理(MT),預計5月就能上路,「未來大家不用擱為這卡爐仔操煩啊!」。語畢獲得全場如雷掌聲。
李進勇說法被解讀為任內不會啟用焚化廠,他17日受訪重申方向非常明確,未來只會以MBT方式處理雲林垃圾,至於林內焚化廠如何處置,需要環保署協助解決。林內鄉長張維崢表示,垃圾問題需要大家共同承擔,林內鄉民反焚化廠,但也以身作則將垃圾分類、回收得很徹底,成效全縣第一,很感謝縣府從善如流,共同努力維護乾淨水源。
蘇治芬建議拆解爐體轉賣,以RDF-5技術善用現有空間轉型處理農業廢棄物等,製程不需焚燒,還能將廢棄物轉化為燃料,不會有戴奧辛有毒氣體及落塵等,讓水源地不受汙染。
張麗善表示,如果能正本清源地將垃圾問題處理好,她樂見有更好、更先進的技術引進,除了原有的掩埋及焚化外,國內外目前都有更新穎的高科技技術,不論是MBT或RDF-5,若可以達到零汙染,對雲林最好,她不會排斥。不過,張麗善也主張,如果無法以更好的方式處理垃圾,那麼蓋好的焚化廠不得不啟用,而啟用前要經過嚴謹的環評,評估對環境都沒有疑慮才可以運轉焚化垃圾。
一張圖看懂為什麼林內焚化爐不能啟用
這個…從事前規劃到2005年完工至今,爭議不斷的林內垃圾焚化爐,這麼多年來不斷被討論該不該啟用,政府與人民的立場常常呈現對立,而身處水源地的林內焚化爐當初的選址與簽約,竟然跑在環評前面完成! 而如今新政府上台後,許多髮夾彎的政策與過去在野時立場迥異,會不會啟用林內垃圾焚化爐呢? 我們接著看下去吧…
距離濁水溪分水工程僅一公里,若水源受到汙染,影響所及範圍廣大!
2017-06-26 救雲林垃圾危機 林內焚化廠被評「無效戰力」
記者詹士弘/雲林報導
雲林縣內囤積的垃圾量已達2萬8000噸,垃圾大戰一觸即發,不少縣民認為,可以重啟林內焚化廠來解燃眉之急,但環保局長林長造說,重啟焚化廠需先完成「重啟環評」及「檢修設備」兩個程序,最快6年才能完成,對解決雲林垃圾危機緩不濟急,可說是「無效戰力」!
林長造說,環保署將引進最新的MBT垃圾處理系統,將協助雲林縣領先全國、率先使用,這個「機械生物處理中心」採多元處理垃圾模式,垃圾會先烘乾,再進行廚餘、可回收物分類,高燃值物質等分類,後只剩5到10%垃圾需焚化處理。雲林縣目前已找到一合適地點,有機會不做環境影響評估,如果順利的話,最快4年就可啟用,最慢6到7年,與其把希望放在林內焚化廠上,不如等MBT系統在雲林誕生。
林內焚化廠的環境影響評估必須重做,目前林內淨水場的水池面積增加,附近又有湖山水庫,通過環境影響評的難度提升,而且得花3至4年時間才能完成,就算順利通過,焚化廠設備已超過10年,必須檢修、測試、改善,至少又得花上3年,所以,就算立即啟動重啟焚化廠程序,至少得花上6到7年時間,焚化廠才能使用。
2016-10-31 民進黨政府中央函請林內焚化爐「重啟環評」雲縣陷財政、環境兩難
記者陳昭宗/雲林報導
中央函請縣府對林內焚化爐儘速「重啟環評」,雲林縣政府面臨財政與垃圾雙重危機,縣府將以參酌專業意見、屏除政治考量的態度,做出最符合縣民利益決定。縣府指出,林內焚化爐仲裁判斷,縣府須支付承攬廠商達榮公司高達45億元之賠償金及衍生費用,造成縣府財政危機,連帶影響縣政推動。而垃圾危機也迫在眉睫,雲林縣截至105年10月24日,各鄉鎮垃圾因外縣市焚化爐歲修及風災重創,既有堆置量已達約3,000噸,且自105年11月1日起清運缺口更將擴大為146.5噸/日,每月將有近4500噸之垃圾暫置各鄉鎮。面對垃圾危機,縣府積極宣導垃圾分類,執行垃圾破袋稽查1萬多袋,開出100多張行政處分,垃圾減量成效每日達20噸,但仍不足以填補清運缺口。
雲林縣垃圾焚燒過去均委由外縣市處理,但近年由於焚化所產生之底渣問題,已有外縣市政府主張基於互惠原則,要求雲林縣須將底渣加量運回否則拒收垃圾,即使環保署在今年五月曾出面協調各縣市協助處理,也僅暫時解決問題。
而針對財政危機,縣府於今年九月函請中央協助,月底環保署回覆,要求縣府儘速完成焚化廠環評程序,才能進一步依BOO合約內容協助處理縣府與達榮公司賠償金。面臨雙重危機與環保署所提出林內焚化爐「重啟環評」之要求,縣府31日表示,將以參酌專業意見、屏除政治考量的態度 ,做出最符合縣民利益決定。
2016-07-25 雲林林內焚化廠完工11年,仍未啟用
周麗蘭/雲林報導
雲林縣的林內焚化廠是前縣長張榮味任內,應環保署推動「一縣一焚化爐」政策所建,於2005年完工;同年,前縣長蘇治芬上任,宣布不啟用;2008年廠商達榮公司聲請仲裁,雲林縣府被判應付達榮29億元;2010年最高行政法院判決林內焚化廠環評違法無效!該廠興建迄今11年未試車,雲縣府已被達榮公司查封土地拍賣逾16億元。
林內焚化廠在選址時,就遭林內鄉民強烈抗爭,2002年靠優勢警力戒備才能動工,2005年工程進度已99.1%,只差試車。時任立委的蘇治芬當選雲林縣長,宣布不啟用。達榮公司以雲林縣政府片面解約、停建為由,聲請仲裁,2008年仲裁判斷雲林縣政府分兩期給付達榮公司29億元,達榮展開數波查封動作迄今。
不過,2010年最高行政法院判決指出,本案環評基礎資料錯誤,林內淨水廠位於焚化爐下風處,但開發單位與主管機關都未在環評書中揭露,判決環評違法。等同宣布林內焚化廠是造價29億元的違建。李進勇2015年上任,宣示進行林內焚化爐轉型正義,三大待解的前提是1貪瀆官司未解、2最高法院判環評無效、及3縣府與達榮不平等契約,去年重啟行政調查。
雲林縣1天垃圾生產量約350公噸,7鄉鎮自行掩埋(約60公噸),2鄉鎮台西與麥寮(約40公噸)由台塑南亞代為焚化,其餘11鄉鎮都外送到他縣市焚化,1天約外運230噸垃圾到外縣市焚化。
雲林縣環保局表示,處理費約1公噸1600元至2300元,平均2200元。處理費從103年起各縣陸續漲價,有800元分段漲為1000元、1200元、1600元,也有從1300元跳漲到2300元;運費是每1公噸運1公里費用在1.5元至2元之間。雲林縣1年隨水費徵收的垃圾清除費是1.5億元,去年編列預算9000多萬元不夠,再追加預算1.2億元,換言之,去年運費加處理費,總共花2.1億元處理垃圾。
2015客家新聞雜誌第 464集-垃圾,堆 (上集)
採訪/撰稿 邱月華
攝影 黃訊湧、賴冠丞
剪輯 賴冠丞
旁白 吳詩禹
各縣市陸續傳出垃圾危機,尤其在雲林縣,這個問題使得啟用焚化爐議題發酵,今天節目一開始,我們就先來看雲林的狀況。雲林縣每天產生350公噸垃圾,六輕掩埋及焚化約100公噸,有約250噸必須外縣市處理,今年初以來,中南部爆發禽流感,焚化爐協助焚燒大量禽屍以及風災後廢棄物,加上各縣市焚化爐陸續歲修、停機等等使得垃圾量暴增,能夠協助雲林縣的部分也就減低。雲林縣垃圾堆置量累積至今已有2萬多公噸,多次向外縣市求援卻是處處碰壁。先來看看,雲林的垃圾問題究竟有多嚴重。
下午3點,斗六市的垃圾車整裝出發,家家戶戶每天按照慣例,定時、定點,在街道上等著垃圾車來收垃圾,但是這些垃圾上車之後,卻無處可去 。
- [斗六市 市長謝淑亞] 每天產出垃圾,每天收取垃圾,然後出不去,我們一天的話收取是60噸, 那你看,每天60(噸),60(噸),現在這邊的話,我看也大概就2千噸了! 因為市公所它是負責我們清運嘛,但是最終的處理的話都是由環保局在負責,所以之前的話,我今天要到高雄,我今天要到新竹、台中,這個都是由環保局來調派的
- 這裡是斗六市的垃圾堆置場,原本只供1、2天臨時性的放置,這些垃圾卻從9月份開始就沒再出去過,堆積如山,讓市公所和清運垃圾的基層人,員直呼吃不消
- [斗六市 市長謝淑亞] 我們是在9月,今年9月18號的時候收到縣府一紙公文,它希望就是說我們要共體時艱,那自己去找地方,把這些垃圾,找地方來堆置、來安頓。
- [斗六市清潔隊 隊長楊騏駿] 為難的地方就是,我們收了這麼多的家戶垃圾之後,沒地方轉出去啊,然後,就剛剛我們所看到那個場裡面,堆積如山,那我們現場工作人員也非常危險,那如果說,再沒有找到出路的話,那這個地方再飽和了,那接下來我們也不曉得怎麼辦。面對只進不出的垃圾,第一線的清潔人員莫可奈何,以林內鄉為例,自8月22號開始,垃圾就沒有再轉運出去,只得重啟封閉的掩埋場來堆置垃圾,累積到現在,約有500多公噸的垃圾量。
- [林內鄉公所清潔隊 隊長許思婷] 我們是100年,9月開始轉運,8月的時候封場,對,因為那時候就是政府政策可能有點,就是,就開始鼓勵說就是焚化,而不要就是掩埋生垃圾,之前是環保局會指定我們焚化廠,但是就是它今年度就開始有說,焚化廠沒有量,可以給我們雲林縣,所以就是,可能要暫停轉運,就先堆置在我們的場內,所以必須要先,就原本的掩埋場區就是掩埋。截至目前為止,雲林縣大約有2萬6千噸的垃圾,分散在各個鄉鎮市的掩埋場或是轉運站
- [雲林環保局 副局長張喬維] 目前我們雲林縣,全縣的垃圾量大概,一天是350噸,鄉鎮市公所掩埋場可以處理的量,大概是60公噸,那六輕的部分有協助麥寮跟台西,做一個處理是40公噸,所以我們一天,大概有250公噸的垃圾要,要委託其他的縣市來幫我們處理,(有)縣市幫我們處理的話,它一天的量大概是140噸到150噸,所以我們現在每天大概要堆置的一個垃圾量,大概是100噸,可是沒辦法處理。雲林縣的垃圾約有三分之二,都必須委託外縣市來焚燒處理,但今年初以來,中南部爆發禽流感,焚化爐協助焚燒大量禽屍,以及災後廢棄物,加上焚化爐歲修、停機等等因素拒收垃圾,使得雲林垃圾無處消化。
- [環保署環境督察總隊 總隊長蕭清郎] 焚化爐本身它是需要歲修,那有時候還有非計畫型的來歲修,那甚至天然災害等等的這因素的話呢,都會導致焚化爐它本身處理量能的減少,那一減少以後呢,它就對於這個,要被它接受協助的這縣市的垃圾,它就沒辦法,短期沒辦法幫它處理。目前雲林縣每天就有百噸垃圾的堆置量,為了解除垃圾危機,雲林縣府積極與外縣市協調,卻處處碰壁;轉向中央求援,環保署無奈表示,家用垃圾屬地方政府管轄,環保署只能盡力協調。這一些焚化爐的所有權都是縣市政府,所以如果要縣市政府來同意協助的話呢,我們要取得它的同意,那一般縣市大概都會願意來幫忙,那我剛剛講的說,因為它本身如果假設這焚化爐,它在歲修的時候,那可能要半個月。
- [立委劉建國] 各縣市當然一定會有本位,這個我們,我們當然都互相尊重,但我剛才講說禽流感的事情,雲林縣政府為什麼去收這麼多,外縣市的這些,這些,這些屍體嘛,對不對,那不收造,成更大的這樣傷害,不是只有隔壁的縣市會受傷,我們雲林縣也可能會受傷,因為,有些,有些的這種傳染它是會流動的嘛,那第二個,第二部分,SARS的時候,台北市這麼慘,這麼慘烈,那SARS使用過的那些醫療廢棄物,送去哪裡,送到雲林縣的,私人的,民間的焚化廠去焚化,那我們,我們雲林縣政府該不該去本位。全台有垃圾危機的不僅是雲林,今年包含台中、彰化、南投,也陸續出現垃圾危機,而今年初,環保署才與地方政府協商訂定,「垃圾處理區域聯防機制」,將全國分為5個區,以跨區調度及合作來解決垃圾問題,但現在面臨垃圾爆量卻是束手無策,有學者與立委就質疑,環保署未能掌握垃圾量,也無力整合,讓聯防破功。在整個監督過程裡面,哪幾家的焚化廠,它其實是還有餘裕量,還有餘裕量,這些餘裕量為什麼不能使用,依照廢清法第八條裡面,當遇到這麼重大的垃圾的處理的案件的時候,牽涉到所謂的公衛,這公衛沒有在跨區域啊,焚化的政策,公衛的事情,是你中央,應該要來統籌,要來主導的,不然我剛剛特別提到,區域,區域的整個治理是誰講的 ,區域的合作是誰講的,是你環保署嘛!矛盾的是,全台有26座焚化廠,是全球密度最高的國家,根據環保署統計,全台焚化爐可處理的垃圾量,總計為每日2.465萬噸,但實際進場的量,平均每日不過1.75萬噸,僅占總設計處理容量的七成。垃圾焚化廠餘裕量這麼大,為什麼會有垃圾危機?
- [台大公衛系 教授吳焜裕] 台灣的垃圾已經真的是不夠燒了,像台北這裡有3座,台北市,平常在運轉兩座,因為不夠容量,還去把內湖那個垃圾山挖出來燒的,那更離譜了,那為什麼沒有辦法把雲林縣的垃圾拿來燒呢。
- [環境督察 總隊長蕭清郎] 焚化爐它是24小時來運轉,它進來的量,它要滿足它每天的量,那因為剛好,這一個大概還有35%的空間,所以我們就代為處理一般的事業廢棄物。
- [看守台灣協會 理事鄭益明] 就是說我們說環保署說好啦,65%、35%,65%、35%,65%、35%,現在民生的垃圾多了,處理不完,你是不是要調整這個比例,民生垃圾先處理好了,再,有餘力再來處理這個(事業廢棄物)。
- [立委劉建國] 政府在整個處理垃圾的態度裡面,它難道不清楚,一般事業廢棄物,已經,已經在整個焚化的,焚化廠的比例,已經持續在偏高,它為什麼會持續偏高,是你政府放任,是你政府不知道,是你政府讓它去排擠到民生的垃圾。
- [看守台灣協會 理事鄭益明] 蓋這些設備是要解決政策要解決的問題,沒有實際去放在要解決的問題,卻變成讓這些財團賺錢,你現在說,好啦,你說要餵飽它(焚化爐),你還有這麼多縣市無處可燒的,你怎麼不拿這些去餵它,你為什麼一定要拿事業廢棄物去餵它呢,事業廢棄物原本就是業者他自己要去處理的事情。這次的垃圾大戰,突顯了事業廢棄物反客為主的狀況:製造事業廢棄物的企業,處理成本外部化,原本要處理環境垃圾的焚化廠,現在卻成了營利單位。
- [台中環保局 副局長吳東躍] 焚化爐它免不了會,會以利益,利潤做考量啦,為什麼?因為,它有BOT廠,BOT廠是民有民營的,也有OT廠。不管是OT、ROT它的合約的設計,基本上都會考慮到廠商的利潤在裡面,所以一個焚化爐,日燒900噸的焚化爐,它通常都會有,250噸到300噸之間,讓這個廠商自收,就是事業廢棄物部分,那這個就是它的利基的一個,一個地方。
- [台大公衛系 教授吳焜裕] 我覺得這個是一個值得我們思考的,那現在只是,每一個縣市的焚化爐,它們把這個容量空出來去燒事業廢棄物,大家都去賺錢了,那個就是因為,每一個人去做BOT,然後給廠商承包,然後廠,那些操作的私人廠商都要去賺錢,(可是環保署也回應說),(那只是少數比例),(65%還是家庭廢棄物這個部分),沒有錯,那你35%的容量,就有辦法燒雲林的垃圾啦! 目前雲林2萬6千公噸垃圾分散到各鄉鎮,垃圾仍有一日百噸的「正」成長,環保署長魏國彥,就建議雲林縣評估重啟林內焚化爐,提高處理垃圾的自主能力,自己的垃圾自己燒。
- [環保署 署長魏國彥] 能夠讓這個已經建好的焚化爐能夠營運,這樣的話,你各縣市就自己有自己的能力,比較不會受制於人。
- [環境督察 總隊長蕭清郎] 雲林縣的這個量如果再加進來的話呢,那這個整個,它是以這個聯防區裡面的垃圾的處理,就自己可以自足,而且甚至還可以協助別人。
2015客家新聞雜誌第 464集-垃圾,堆 (下集)
採訪/撰稿 邱月華
攝影 黃訊湧、賴冠丞
剪輯 賴冠丞
旁白 吳詩禹
當雲林在為垃圾無處去搞得焦頭爛額,進而轉向中央求援,而環保署的回應卻是建議,重啟林內焚化爐的可能性,這不僅引發林內鄉親的反彈,各界也再度討論焚化爐的利弊得失。焚化爐是處理垃圾的必要之惡嗎?解決垃圾問題的關鍵為何?繼續來關心。
11年前完工的林內焚化爐,就是因為爭議極大,才遲遲未啟用。中央這項建議,引發反彈。
- [林內鄉 鄉長張維崢(客籍)] 縣府以及中央,不能為了解決垃圾的問題,而衍生、產生更多,周遭附近更多的問題。
- [看守台灣鄭益明] (林內焚化爐)它一開始就違法,當然,它縣政府喔,那環評還沒通過,它就先跟廠商簽約就興建了,興建,行政法院就告它,告了這麼多年才判下來違法,你怎麼可以說這個違法的東西,欸,我要用了,你去用吧,就說這樣就合法了,這樣你中央在違法。
- [台大公衛系 教授吳焜裕] 我想,第一個就是一個環境相當不正義的事情,當年在雲林縣選擇這個廠址,第一次選擇是在斗六,但斗六的人口多、議員多,最後把它否決掉了,第二次選擇在斗南,斗南也是,雲林縣大的鄉鎮,所以又把它否決了,最後淪到林內去,林內就是雲林縣最小的弱勢鄉鎮,沒有,在政治上沒有辦法再否決了,所以落腳在林內。濁水溪和清水溪奔流,匯流口就在林內鄉,豐沛的水源通過大圳,流入灌溉渠道,緩緩的潤澤每一方田地。耕耘機鬆著土,為下一季的豐收做準備,成群的白鷺鷥跟在後頭覓食,看得出這是塊肥沃的土地,當地居民說,這裡是種什麼,就長什麼的「生地」。
- [林內鄉農民葉庚申(客籍)] (在這)我住第四代了,包括我爺爺,我爸爸,和我和我兒子,這四代在這裡,在這裡,這以前我爺爺就住,就下來這裡開墾的,因為我這裡是濁水溪和清水溪兩條匯流的,這裡耕種是,地很好,水也方便、地也好,好山好水,這裡像包含耕種,種每樣東西,水果什麼,也有種那個鳳梨、有香蕉,有這個就檸檬,這每樣水果都很好種,這裡很好生活,(蓋在)這裡,這裡又,人家說的又會污染到了,以後去哪裡找這麼好的地方,這台灣有多少地方有這樣好山好水啊。
- [林內鄉農民曾南] 是很沒道理啦,不是很生氣,是太超過無理了,它的,它的煙冒出來都飛到這座山,撞到後(灰塵)都掉在這個林內鄉。林內鄉有80%以上的農業人口,就擔心焚化爐重啟,污染了灌溉百年的水源,毒害賴以維生的土地。林內鄉在雲林縣的20鄉鎮中排倒數第二,只是個小小的行政單位,但卻扮演著重要的水資源分配的工作,2006年,林內鄉的淨水廠啟用後,更是彰化、雲林、嘉義,3縣12鄉鎮市的自來水源,但諷刺的是,距離約2公里的林內焚化爐,原本也計畫在同年開始營運。
- [林內鄉 前鄉長邱世文(客籍)] 兩邊的淨水廠總共,將近50甲的土地裡面,全部都是水源地,在這地方弄一個焚化爐,那將來污染,重金屬污染的時候,那這個水,雲嘉南彰都要喝的水,你們敢喝嗎。
- [林內鄉 鄉長張維崢(客籍)] 在整個雲林縣20個鄉鎮當中,林內鄉,所有,占盡所有的水資源,是一個非常豐富的一個鄉鎮,你看我旁邊,這是一個八卦池,所有的灌溉用水,以及工業用水,以及發電用水的進水口就是在這裡啦,那你整個,你如果說,當初的,焚化爐整個廠址,你設置在這邊,你或許會影響到多少,那個層面會影響到多少,這個是類似於像什麼,當初錯誤的政策,所衍生出來的怪物。走進台中市文山焚化廠的中控室,密密麻麻滿是監控儀器,工作人員緊盯著電腦螢幕,專注看著數字的變化。那現在氯化氫,這3號爐有,現在有超標,它這裡,那個消石灰會,會把量加大,再去壓制下來。24小時連續監控,煙道排放情況,數據就直接公開顯示在看板上,確保排放物質合乎標準讓民眾安心。
- [台中環設大隊 股長李秋靜] 這個板子是目前我們,這個焚化廠煙道排放一些,那個污染物質的一個濃度的一個顯示板,那這顯示板顯示了四種的這樣的一個物質,其中第一個是粒狀污染物,那目前顯示是2個(mg/Nm3),那標準值是10,那氯化氫的話目前是顯示值21,但是標準值是40,那氮氧化物的話目前顯示是117,標準值是180,那二氧化硫的話目前顯示是5,標準值是80,那目前整個看起來的話,我們煙道排放的物質都是符合法規的一個規定,而且低於法規的一個標準。
- [環保署環境督察總隊 總隊長蕭清郎] 焚化爐除了在燒以外,它還有很多的污染防治的措施,它很多的費用是放在那一塊,所以我們經過這一個所產生的,譬如說空氣污染來講,它經過處理以後呢,它都是可以合乎國家的一個標準。
- [台大公衛系 教授吳焜裕] 那個跟戴奧辛都沒有關係,因為戴奧辛不可能這樣監測的,我們去整理過去,台灣十幾年來檢測環境中,焚化爐排放量等等的數據來做風險評估,那發現說,根據環保署整理的資料,就說戴奧辛排放量都有降低,但是在我們去看環境中的戴奧辛的資料,發現濃度是沒有下降的,我們評估出來,目前有,有戴奧辛,環境中戴奧辛貢獻的致癌風險,是大概一萬,一萬左右,一萬分之一左右,比環境中的百分之一事實上高出100倍左右。大多數人都不喜歡焚化廠,卻似乎又不能沒有它。
- [台中環保局 副局長吳東躍] 這是必須的一個處理的一個過程,那我們現在來講就是說,掩埋場是最終處理,焚化廠是中間處理,像是過去,沒有經過焚燒就去掩埋,那有一個沼氣的問題啦,而且那個體積比較大啦,比較龐大,沒有做分類,那掩埋場一下就滿了,以我們台灣這樣子的一個現況喔,要蓋一個新的掩埋場是非常不容易啦,那沒有焚化廠是絕對是沒有辦法的。
- [台大公衛系 教授吳焜裕] 我想焚化爐可以說是必要之惡,但是呢,台灣現在的垃圾,就台灣現在焚化爐的容量,已經超過我們產生的垃圾了,其實我們的回收做得很好,所以我們今天思考的是說,台灣不是一個很大的國家,現在交通也很便利,那為什麼每一個縣市一定要一座焚化爐,怎麼不能做區域處理呢? 無論如何,焚化爐也只是「中間處理」措施,垃圾問題總歸就是你我製造出來的,要從掩埋、焚化、抗爭的惡性循環抽離出來,垃圾減量才是正本清源之道。
- [林內鄉 鄉長張維崢(客籍)] 平常我們每日,林內鄉的垃圾量,垃圾量幾乎差不多都維持在10噸左右,但是經過我們確實,這樣垃圾分類,把它分類,確實做好之後,我們逐日在遞減啦,甚至有降到7噸、6噸的整個垃圾量,如果再確實再要求,再確實一下,我相信垃圾量會更少,還會更少。經歷了這次的垃圾大戰,雲林縣各鄉鎮市公所,開始積極著手家戶垃圾的分類。像這個有沒有,這些菜有沒有,這都要回收,生廚餘和熟廚餘都要分開,現在分得那麼多,對。一袋一袋打開檢查,耐心的和民眾講解,透過徹底執行垃圾分類的堅持,在人口密集的斗六市,一天就可以減少2噸的垃圾量,成效立竿見影。
- [斗六市 市長謝淑亞] 原本的話是60噸,就是一般的垃圾,那現在的話就是把生廚餘的這個部分,再徹底的分類,把它抽出來之後,現在大概是58噸,我們的目標是要到50噸。其實台灣從20多年前就開始推動資源回收,目前全國垃圾回收率達約57%,而這其中平均有三到四成是廚餘,公民團體提出警告,目前焚化爐的戴奧辛來源,第一個就是廚餘,然後是毒塑膠PVC,以及含氯的食品包裝袋。
- [雲林環保局 副局長張喬維] 那另外雲林縣這邊,有些生廚餘跟熟廚餘,熟廚餘的部分我們在虎尾有個高溫蒸煮廠,那一天可以處理大概15噸到20噸的一個廚餘,那我們有跟南亞公司有個生廚餘的BOO合約,所以我們在生廚餘跟熟廚餘的部分,我們是可以妥善得到一個處理的。
- [看守台灣協會 理事鄭益明] 其實,垃圾的問題,不是說一定用焚化來處理,尤其焚化呢,台灣的焚化爐20多年了,其實還有很多問題沒有解決,很多焚化爐產生的問題現在中央當作是沒問題,我們的垃圾如果好好的來做分類這些,你現在蓋了那麼多,各縣市的焚化爐,如果可以協調配合,台灣怎麼會說有垃圾沒有地方處理的呢。這全部是中央在推責任,什麼地方自治。垃圾絕對不會只是地方事務,也不是地方政府就可以處理的,需要中央更上位的公共衛生政策規畫與協調。而無論中央、地方或民眾,都得採取更有效的減量措施,否則垃圾永遠燒不完、埋不完,爆量的問題,只會在各縣市輪流發生。
雲林縣林內焚化爐
林內焚化爐的前世今生 https://tw.news.appledaily.com/forum/realtime/20180725/1397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