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人不可不知 – 考考你雲林縣的開發與聚落發展
我們從哪裏來?而又為何聚集於此, 天下之大每個地方都有它的典故, 一系列的漢彬老師社會教學資料讓我們更了解自己, 歷史或許有點像故事像紀錄片, 也讓我們遙想當初的風光吧!
聚居雲林縣的原因-地利之便 軍旅屯墾
雲林縣位於臺灣島的西端,並與澎湖最為鄰近,由於地利之便,最有可能成為早期漢人自大陸沿海越過澎湖,再延伸到臺灣本島登陸之地。 明朝時,本縣與大陸本土通商往來及漢人移居本縣較為頻繁。顏思齊率眾於當時的笨港(今北港)登陸。明末清初鄭成功渡海來台,其部將林圯率部眾開拓斗六門(今斗六),以軍旅屯墾為主。
城鄉發展-笨港為本縣至全臺較早開發之地區
顏思齊自笨港登陸臺灣,並引來大批移民,以農業為主的漢人聚落形式也因此而生。明末鄭成功建立軍旅屯田政策,以台南一帶為中心,因而產生臺灣南部地方集村聚落盛行之情形。「港口聚落」也成為當時的發達地帶,因此當時雲林地區的笨港已形成重要港口聚落之格局,成為本縣至全臺較早開發之地區,因而在港口尚未淤積沒落之前,一直有「一府二笨」的說法。
聚落類型-港口聚落 地區性商業中心
臺灣早期開發之聚落多為港口地區,本縣境內之笨港(北港鎮)、海豐港(麥寮鄉)、五條港(臺西鄉)是當時極興盛的港口聚落。斗六、斗南一帶聚落,因人口較密,乾隆年間,開始有移民召集漢人開店行商,逐漸形成地區性商業中心。先民開發雲林縣由最早沿海港口地區起,漸而深入平埔族人聚集地域或荒原地帶,歷經族群衝突與融合,一步一腳印建立新家園過程,身為後代子孫應了解與珍惜先民開墾歷程。
雲林縣普遍的開發起於清代,乾隆時期移民逐漸增加,到了光緒年間建省之後,人口、聚落發展更為快速。先民為取得肥沃土地和水源,因此深入平埔族人聚集之地或荒原地帶,因而結成村莊聚落。同姓宗族共同開墾、共同維護社群安全,因此縣內的聚落多以同姓、同祖籍的「集村」聚落散佈於全縣,許多聚落至今仍保有極為清楚之宗族色彩。
多年來.台灣並沒有顏思齊來台的文獻証據:更沒有顏思齊在雲林嘉義的後代…跳出來承認顏思齊為開台祖….
以前文獻不好找.常把神話.傳說….當歷史…
現代人不應該繼續被騙下去….
至於…那墳墓…拜一拜…挖出來..考證罷….
Hi ssn, 跟你爭 好像沒啥意義吧?
你要不要去翻一下台灣縣志?
Hi 羽, :1.讀歷史的人.都曉得.不能拿清朝的地方志去證明….明朝的歷史………….一如….共產黨寫的『中華民國史』多少會做假………….何況…還常有文字獄伺候…讓一般人都很少思考『歷史』的真假..2.你可以進一步去請教.65歲以下的台灣史教授.會完全認可顏為開台祖的..應該沒有…3.中國曾派教授來台研究..結果失望而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