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縣每年有百多個孩子流落外縣市寄養 雲林家扶籲縣民讓愛飛揚來擔任寄養家庭
雲林家扶這些年來一直推動鼓勵更多家庭加入擔任寄養家庭, 幫助更多弱勢家庭照顧子女, 能夠就近互相照顧, 而不致於孩童被安置於外縣市, 一來距離比較遠, 二來環境也比較陌生! 如果大家有能力協助照顧弱勢家庭的孩子的話, 請幫忙發揮愛心來擔任寄養家庭喔!
雲林家扶於虎尾岸棧咖啡舉辦『為孩子找一個溫暖家』招募寄養家庭活動,雲林家扶社工與寄養媽媽蔣紅英(右3)、謝孟真(左2)一起籲縣民:「讓愛飛揚~加入寄養行列。」
(公民新聞) 雲林家扶表示:依據雲林縣府104年統計新增需緊急安置兒童少年數167人,但寄養床位有限,寄養家庭不足僅23人獲安置,餘則委由外縣市寄養家庭照顧,雲林縣府與雲林家扶呼籲縣民:「讓愛飛揚~加入寄養行列。」雲林家扶寄養組林珊宇督導說:去年有96位兒少安置寄養家庭中,其寄養原因第一的為疏忽、虐待佔40%,第二與第三則是父母入獄及無力扶養均有20%的比例。以雲林家扶寄養7歲阿中(化名),當年因父母親入獄,祖父母無力扶養造成嚴重疏忽,現阿中在寄養家庭接受溫暖照顧,在愛中成長。
雲林家扶社工督導林珊宇以圖表清晰說明目前寄養服務現況,尤其寄養家庭短缺,期待今年能夠有更多家庭一同投入寄養家庭行列
雲林家扶社工督導林珊宇(右3)等工作人員與寄養媽媽蔣紅英(右4)、謝孟真(左2)一起籲雲林縣民擔任寄養家庭,照顧失依兒少
雲林家扶『為孩子找一個溫暖家』招募寄養家庭活動,寄養組督導林珊宇說:去年需緊急安置兒童少年數有167人,但實際上安置在雲林家扶中心寄養家庭的只有23人。這只占13.7%;其餘144位雲林縣府社會處只得安置於外縣市寄養家庭或是長期安置機構。雲林家扶林珊宇督導表示:每接獲縣府社工來電,欲緊急安置詢問寄養家庭床位,總希望讓這些孩子有一溫暖家、安心成長。」但卻受限於寄養家庭數不足,而目前照顧74位寄養童中,確有1/3因發展遲緩需接受早期療育治療,寄養父母用心照顧外更是醫療復健與學校兩邊跑,看在眼裡更是不捨與不忍,也只得讓有需要寄養的雲林縣寄養童安置於外縣市。
105年雲林家扶寄養招募開跑,寄養媽媽蔣紅英(右)與家扶寄養社工莊芯雅(左)邀起大家一起傳遞愛
雲林家扶寄養媽媽蔣紅英(右3)與謝孟真(左2)現身分享當初加入寄養家庭的初衷與照顧過程的快樂點滴
雲林家扶現寄養安置74位兒童少年,10位親屬安置64位於寄養家庭接受照顧。寄養童年齡層偏低有45位是0-6歲學齡前兒童,這45位62%比例寄養童有28位需要接受早期療育,代表孩子因成長環境所受刺激不足,或是家長認為孩子長大自然跟上而被忽略,0-6歲孩子在安置於寄養家庭中,都會經過醫院專業治療師鑑定評估,孩子如有發展遲緩問題,寄養家庭都會配合接送進行療育課程。
雲林家扶於招募寄養家庭從民眾前來申請,歷經一系列專業課程訓練到正式進入評估會議審查,至少需半年的時間才能取得寄養家庭聘書。雲林家扶資深社工莊芯雅表示:擔任寄養家庭需家庭成員協助與支持,因為家庭才是『傳遞愛』的核心,以往新申請家庭常因時間太長、無法配合課程、會議時間、或者家庭成員無法取得一致的共識而退卻。所以特別呼籲加入『寄養家庭』,需走過時間考驗才能夠看到不凡風景,雲林縣政府才能夠安心的將孩子託付給合格的寄養家庭。
雲林家扶寄養媽媽謝孟真(右)說:「耐心陪伴孩子過程自己也收穫許多,看到孩子的進步更是無悔於當初決定投入寄養家庭的決定」
雲林家扶說:去年工寮旁發現女棄嬰現安置寄養家庭,讓女嬰獲得滿滿的愛,更有良好依附關係。另一寄養安置的12歲小傑(化名),四年前初到寄養家庭時,瘦小身軀傷痕累累還留著二行鼻涕懼怕人群,如今小傑脫胎換骨,成績名列前茅、不再害怕與人互動、待人彬彬有禮。還有最近接獲縣府而緊急安置三童幼童,都已10歲、8歲、7歲卻未就學,明顯疏忽身高跟幼兒園孩子一樣;小弟也只跟二歲的小孩一樣高。雲林家扶莊芯雅社工不禁感嘆:年齡沒錯吧?怎沒去讀書呢?怎沒受妥善照顧!雲林家扶廖志文主任表示:每個孩子都是父母親心中的寶貝,因為暫時無法親自照顧孩子,而需暫時安置於寄養家庭,然寄養家庭數不足,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希冀社會大眾踴躍加入寄養家庭行列,給予正常溫暖的家庭生活,滋養心中愛的種苗,避免日後造成社會負擔。歡迎有意者歡迎洽詢雲林家扶寄養組05-6323200~。
雲林家扶- 給失依孩子一個溫暖避風港 雲林家扶招募寄養家庭
團圓年節即將到來, 許多失依兒童只能流落在外縣市機構接受安置, 在家家戶戶和樂慶團圓的年節氛圍下, 更顯唏噓! 8歲的小令及6歲的小冠這對小姐弟, 懂事來就跟著親生母親到處流浪, 睡公園窩藏橋下, 在他們的記憶中『年夜飯』的味道無從想像! 根據雲林家扶統計,寄養安置童中,只有10%的孩子能勉強回家過年團圓, 其他90%寄養童都在寄養家庭度過新年! 給孩子一個安全的避風港,讓孩子吃一頓平安的年夜飯, 這微不足道的奢望, 期盼有愛心的人士一起關注、共同參與。(發佈日期:2014年1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