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雲林美食趴趴GO《斗六美食整理&雲林科大》好好吃遍全斗六吧!!
  2. 整理筆記《雲林各鄉鎮夜市一覽表》大小夜市之吃吃喝喝去!!
  3. 雲林美食趴趴GO《虎尾美食整理&虎尾科大》好好吃遍全虎尾吧!
  4. 雲林斗六《中華機車出租行》24HR營業服務優質推薦, 租機車、室內機車汽車保管、機車托運
  5. 雲林高鐵虎尾《高鐵雲林站時刻表,接駁車,計程車,租車》最新資訊報你知!
  6. 雲林美食趴趴GO《斗南小吃&美食整理》好好吃遍全斗南吧!
  7. 雲林一日遊《30拍照景點+30美食推薦》連假新版人氣路線,觀光工廠,私房新ig親子景點!!
  8. 食尚玩家來雲林《歷年美食景點住宿採訪全紀錄》TVBS整理筆記推薦 !!
  9. 雲林斗六《晟泰機車出租+翔順機車托運》斗六車站武昌路出口方向

二崙景點-客家文化村●來惠社區

之前介紹過西螺、二崙、崙背 – 雲林詔安客家文化,這次有機會深入二崙來惠社區,來看看來惠村打造成詔安客語文化生活村的成果!

來惠村-台語又稱「惠來厝」

當時入墾此地之先民日出而作,到八角亭一帶開墾農地,日入而息,再拖著一天辛勞疲憊的身體,渡過橫流、溝圳回到家(回來厝),因此將此地稱為回來厝。日據時代以日語發音不通順乃改為惠來厝,台灣光復後改為來惠村。

當地耆老說法:

●廖丑:
惠來厝於詔安語稱「回頭屋」,據廖丑先生的解釋是,初墾時期庄民日出時至八角亭一帶開墾農地,日落時步行返家,因而稱家所在的地方為「回來厝」。

●來惠國小廖忠良校長:
昔日治安不好,常有盜賊擄掠或分類械鬥之情事,因此,居民大都集中居住在一地,共同防禦,而田地則散佈在聚落外圍。面對不安的狀況,農人及地主與佃農便集體行動,日出時,大家帶著工具、食物,一同結伴下田,中午則在田間吃飯、休息。到日落時,大家相互高喊「回來」,看看有沒有埋頭工作、忘記返家時間的同伴。這原先是互相照應的行為,希望以集體的力量,來確保人身安全,時間久了,便成為這群人所居住的村莊的名稱—「回來厝」了。

●雲林縣議員廖清祥委員:
「回來厝」之名,證明了這塊土地肥美的事實。過去,惠來厝的子弟為求發展,向外遷移到大都市。若事業或工作不順遂時,他們知道,故鄉永遠歡迎他們回去。因為故鄉土地肥沃,只要辛勤工作,都會有豐盛的收穫。

▼ 導覽方向

根據客家委員會調查統計,詔安客後裔全國約60萬人,會說會聽者不到2萬人,成為台灣最需保護的客家族群,二崙鄉來惠村花3年大力推動客語,更結合彩繪與綠美化,打造一條客家巷。

在鄉下地方經常看到這種用水泥板所做成的圍牆,雖然好用但卻不怎麼美觀,為了改善這樣的環境,二崙鄉來惠社區發展協會就請村裡具有美工能力的人來彩繪,沒想到竟然大受居民的喜愛。

走在這條長約1公里的客家巷,從最簡單的生活問候,到描述村民生活、農耕景象如實呈現,尤其利用一整片牆彩繪的春耕、夏耘、秋收、冬藏4幅巨大壁畫,更是讓人嘆為觀止。

這條客家巷是由來惠社區發展協會結合來惠國小,規劃設計,再由村民總動員出錢出力,來惠國小校長廖忠良說,這條巷道展現村民的共識及力量,更是學生及社區民眾詔安客家步道,得來不易。


「阿公ㄟ泥磚屋」濃濃古早味

在客家巷,可以看到介紹詔安客家三寶,布袋戲、武術和開口獅,色彩鮮艷又迷人,還有賴十全無償提供舊宅,規劃「阿公ㄟ泥磚屋」,也就是台灣話的「阿公ㄟ土埆厝」,內部擺設彷彿回到早年農村社會,來惠村源源不絕的社區活力,為詔安客家文化作了最佳活見證。

二崙鄉來惠社區昔稱回頭屋,聚落中維持著傳統的三合院建築、月眉池、一條龍式的建築,為使惠來厝成為詔安客家文化重要的發展與傳承空間,地方發起搶救回頭屋計畫,已新建兩座月眉池,共同製作開口獅門牌。

目前社區已透過社區營造,美化客家聚落生活環境,以保存聚落的完整性,並藉由來惠社區與來惠國小的密切結合,推動客語教學,辦理客語活動、客語布袋戲、客家的開嘴獅等活動,期許來惠社區在詔安客家文化上扮演著火車頭的角色,帶領其他詔安客家聚落,一同重視詔安客家文化的流傳。

▼ 月眉池

月眉池

社區透過自力營造的方式,一起修繕六號屋月眉池。這處台灣造型的水塘是居民休閒的好場所,很難想像原本是村裡最髒亂的地方。原本是養鱉的場所,後來不養後就變很髒亂,這次來惠社區將它做成公園。

二崙鄉來惠社區總幹事 賴十全:「這口魚池很骯髒,現在裡面做很大型的台灣裡面有中央山脈,16個縣市也標示其位置,這個魚池是農塘儲水保濕的功能,這個很有教育的意義。」

為了鼓勵居民做社區總體營造,雲林縣政府與雲林科技大學合辦農塘溼地保存綠美化競賽,就是希望民眾將居家附近的水塘或空地重新整理,一方面改善生活環境,也讓水塘發揮保水滯洪的功能。二崙鄉中和社區居民李英茂:「這是養豬的地方,之前很泥濘,我們就全用人工來做,都沒有請工人全是村裡的人來做,利用午休時間及傍晚時分來工作。」

來惠社區還特地請陶藝師,以開口獅為意象,教大家做客家陶藝門牌,以後要掛在家家戶戶的門前,一方面增加社區整體美觀,同時也加深居民對客家文化的認同感。用沙袋不斷敲打黏土,使黏土和模板能夠完全密合,接著再將黏土倒出來,一塊客家開口獅門牌就印好了。透過來惠國小學生的參與,讓小朋友更加愛護我們的社區,增加對社區的認同感。

▼ 傳統的三合院建築

▼ 有日光燈耶~

▼ 三合院外面綠意盎然~

由於反應良好,社區已先後完成產業、文化、客家三寶等多幅大型壁畫,而且還打造出這條別具特色的客家巷,現在就連學校也加入壁畫彩繪的行列。

▼ 來惠國小

打牛湳:

昔日這一帶地勢較低窪且表土疏鬆,大都種植甘蔗甘藷花生等旱作物,至春季採收甘蔗期,常春雨綿綿,蔗園及農路泥濘不堪,搬運甘蔗的牛車,因載重兩個車輪(當時牛車為二輪)深陷泥濘中,牛拖不動,駕車主人便用籐條猛打牛背,使其奮力拉起,眾人便戲稱此村落為打牛湳(湳:台語土話泥濘地)。

▼ 惠興宮-主祀天上聖母
雖然台灣現在興起一股彩繪村莊風,但是來惠村的社區彩繪完全是以客家文化為主題,打造成為客家文化村!希望大家有機會可以到來惠社區體會客家文化~


在較大的地圖上查看雲林時光-Yunlin生活旅遊網






關於作者:

.

二崙景點-客家文化村●來惠社區 - 有2則留言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