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雲林斗六租機車《晟泰機車出租》營業服務最優質推薦 火車站武昌路出口(後站)方向左轉
  2. 雲林美食趴趴GO《斗六美食整理&雲林科大》好好吃遍全斗六吧!!
  3. 整理筆記《雲林各鄉鎮夜市一覽表》大小夜市之吃吃喝喝去!!
  4. 雲林美食趴趴GO《虎尾美食整理&虎尾科大》好好吃遍全虎尾吧!
  5. 雲林斗六《中華機車出租行》24HR營業服務優質推薦, 租機車、室內機車汽車保管、機車托運
  6. 雲林美食趴趴GO《斗南小吃&美食整理》好好吃遍全斗南吧!
  7. 雲林一日遊《30拍照景點+30美食推薦》連假新版人氣路線,觀光工廠,私房新ig親子景點!!

經典雜誌-川流台灣北港溪 等待重返榮耀

從空中俯瞰,北港溪出海口的前端是外傘頂洲,左側是鰲鼓濕地,餘者分別是雲林縣水林鄉與嘉義縣六腳鄉的農地。四百多年前,顏思齊與鄭芝龍等人,就是從這裡向內陸航行,在古笨港上岸。(攝影/齊柏林)

經典雜誌撰述攝影

撰文/陳世慧(經典雜誌資深撰述)
攝影/徐安隆(經典雜誌攝影)
經典雜誌-川流台灣北港溪


【川流台灣】北港溪 等待重返榮耀
夏季的尾端,太陽的熱力依舊驚人,但擺渡的阿伯許郎說,沒關係,我曬慣了。風生水起,原本混濁的北港溪水更混濁了,但滿臉皺紋的他卻還是笑答:比起以前,現在要好多囉。

七十三歲的許郎,只要想到在中斷三十多年後,自己還能重返北港溪上重拾擺渡之樂,滿心的喜悅,就讓他的嘴角忍不住上揚。八○年代,自從銜接北港和新港的台十九線完工後,許郎延續自其父親的擺渡事業,也被迫告一段落。但早在那之前,別說是近年才完工的斜張橋了,就是八○年代中期竣工的北港大橋,也都還沒興建。

「在橋和路都不普遍的情況下,船,就像是車。特別是台糖小火車行走的復興鐵橋,橋墩在一場洪水中被沖毀後,所有住在嘉義縣、市的人,袂去雲林縣的北港朝天宮刈香時,就只有坐船,才有法度過北港溪到對岸。」許郎說。

就是因為這樣,擺渡成了一個小有賺頭的行業。除了許郎父子,沿岸的居民,也有人做起同樣的營生。就是其他以農維生的厝邊頭尾,為了擔菜到對岸叫賣,節省一天幾分錢的船資,很多人都挨家挨戶集資打造一艘共用的船。

晨曦中、晚霞裡,一艘艘的竹筏,就這樣像不停流轉的光陰,在水面上劃下一道道看不見的痕跡。不同的班次、相異的渡船頭,唯一相同的只有,乘客們總愛趁著行船時分,或想像漸成廢墟的鐵橋上還有小火車嘟嘟駛過;又或是凝視矗立在岸邊的媽祖廟、水仙宮或關聖帝君等,感恩祂們對斯土斯民的護佑。

「北港溪,就是這樣不知不覺地流進了我們的心裡。」陳明惠是嘉義縣新港鄉頂菜園協會的理事長,也是這次許郎阿伯,之所以能再搖櫓的重要推手。二○○六年,當小時候也常到溪邊摸魚的他,聽說行政院的青輔會正在推動一個名為「遊學台灣」的活動,希望能把台灣可遊、可玩、可賞的地方,介紹給更多年輕人認識時,一向執著於耕耘鄉土文化的他,便立刻以北港溪的渡船為主軸,向青輔會遞了企畫案。

事實上,一如陳明惠在企畫案中強調的,北港溪從日治以來,除了是南北兩岸居民的生活重心外,拉長時間的縱深,它在台灣的發展史上,也占有其他河川難以企及的地位。

「在台灣,一般人談起城市的發展,總舉『一府、二鹿』為例;卻不知道在鹿港崛起之前,台灣島上最盛行的說法,其實是『一府、二笨、三艋舺』。」談起家鄉、說起故土,陳明惠難掩驕傲,「而其中笨港之所以興起,能與台南鼎足而立,幕後最大的功臣,就是北港溪!」

一條溪,造就一座城
公元一六二一年左右,顏思齊與鄭芝龍等人,在海上從事貿易期間,與日本幕府爆發激烈衝突;為了逃避追殺,這兩個亦商亦匪的海盜頭子,便率領了部眾三千,橫渡素有黑水溝之稱的台灣海峽,來到台灣另起爐灶。


↑ 在《經典》多次的探源行動中,北港溪是首度全程溯溪的一次。錯落的巨石盡頭,瀑布由崖頂傾洩而下,在化為一泓清潭後,順著山的坡度往中、下游奔流。(攝影/林乙華)

「在他們抵達台灣外海後,第一條上溯的溪流,就是當時還被原住民稱為『Pookan』(笨港)溪的北港溪。」許士能是北港文化工作室的文史工作者,原本就是歷史老師的他,在退休之後,更是投注了全副心力,致力於「古笨港」的研究。

許士能說,當時他們沿著北港溪上溯,最後在古「笨港」登陸,從此,便在這方新天地展開他們的新生活。拿出一幅手繪的地圖,許士能指出當年的笨港,就是今天雲林縣的水林鄉、北港鎮,及小部分的嘉義縣新港鄉。許士能表示,綜觀台灣的移民史,在顏、鄭等人來台之前,並非沒有漢人屯墾;但只因先前的漢人多半零星出現,居留的時間也不長,顏、鄭等人以其為數眾多,又對紮營設寨的地點多有規畫,許多歷史學者,也就視他們為台灣移民史上,首批有計畫性的移民。

在今天,姑且不論整個北港溪流域,較深入淺山區的上游、支流等地帶,如果只將舞台燈投向主流的兩岸,不管是在出海口北岸的水林鄉,或為大半主流以曲流狀圍繞的北港鎮,都可以找到許多諸如王厝寮、顏厝寮、黃厝寮、蘇厝寮以及劉厝等為名的村落。

「光是看姓氏,就知道它們是顏、鄭兩人的親屬,或部屬們所開闢的聚落。」收起地圖,許士能進一步解釋,「而在他們的胼手胝足下,笨港因有北港溪的船運之便,除了沿岸居民經常借竹筏、舢舨,南、北兩岸地往返外,生產於內陸的糖、茶、稻米等農產、原住民的鹿皮等,也都透過北港溪東、西向的輸送,由上游至下游,送抵笨港轉運。」

在航運的帶動下,古笨港及其鄰近地區的商業,也盛極一時。拿富有「貿易」、「金控」或「同業工會」等性質的「郊行」來說,當時設籍於笨港,遍立於北港溪兩岸的泉州郊、廈門郊、龍江郊、糖郊、米郊等,幾乎掌握了全台將近一半的生意;而鑑於笨港人口眾多,容易滋生治安問題,當時的政府,更調撥台灣水師營,駐守在北港溪的北岸。

一條溪,造就一座城,在台灣,北港溪絕對是首例。但就在笨港因北港溪而貴,聲勢如日中天、與台南府分庭抗禮時,只因北港溪的河道淤積嚴重,清廷不得不於公元一七八八年(乾隆五十三年),選擇鹿港做為與泉州蚶江對渡的口岸,曾經傳誦一時的「一府、二笨」、康熙年間《諸羅縣志》所稱的:「台屬近海市鎮,此為最大」,以及乾隆年間《台灣府志》載及的:「舟車輻輳,百貨駢闐,俗稱小台灣」等說法,也只有在笨港居民萬般的不願中,日積月累地,被「一府、二鹿、三艋舺」所取代。


↑ 雲林縣水林鄉水北村的七角井,是顏思齊及部眾在此開墾的證明;趴在井口的王老太太,是王氏拓墾先民的第十三代子孫。

【北港溪流域及源頭】

蜿蜒於雲林、嘉義兩縣縣境的北港溪,流經山地部分約占20%,標高多在100至270公尺間,平地約占80%,為典型的都市型河川。

因擁有多達十五條的支流,其源頭的位置也眾說紛紜。經濟部水利規畫試驗所指出,北港溪主流源頭應在阿里山山脈西麓林內鄉之七星嶺;但若以全流域來看,據地方文史工作者的實地踏查,則約於古坑鄉海拔八百五十七公尺的樟湖山西北坡。

受制於各種限制,河川長度與源頭的訂定本就困難重重;故《經典》的北港溪溯源仍依循前例,以海拔最高的源頭——古坑鄉大尖山(海拔一千三百零五公尺)附近、支流大湖口溪之更小的支流華山溪之盡頭為準。

除去地理上的特色,在人文特質上,北港溪曾是顏思齊、鄭芝龍等人渡海來台時率先登抵的河川,也是康熙至乾隆年間,台灣中部首府「笨港」之所以興起的重要推手,在台灣的發展史上,占有不可磨滅的地位。可惜的是,因水患頻仍、淤積嚴重,古笨港的光環終於褪色;而進入現代社會後的北港溪,也在飽受畜牧業、工業等汙染下,近年來,在台灣的惡水排行榜中,多次超越高屏、二仁等溪,連續「勇奪」第一。

發源地:
– 主流/阿里山山脈西麓林內鄉之七星嶺(經濟部水利規畫試驗所公布):北緯23度44分46秒,東經120度38分0秒,高度299公尺
– 全流域海拔最高之源頭/支流大湖口溪之更小的支流華山溪之盡頭:約北緯23度35分26.5秒,東經120度36分28.2秒,高度710公尺
主流長度:82公里
入海口:雲林縣口湖鄉湖口村
主要支流:多達十五條以上,主要有虎尾溪(主流的上游)、大湖口溪、石龜溪、三疊溪及石牛溪等
流域面積:645.2平方公里
流經地區:
主流北港溪為雲林、嘉義兩縣界河;全流域流經雲林縣斗六市、斗南鎮、虎尾鎮、土庫鎮、大埤鎮、北港鎮、口湖鄉、水林鄉、古坑鄉、元長鄉、莿桐鄉、林內鄉,及嘉義縣大林鎮、溪口鄉、新港鄉、六腳鄉、東石鄉、梅山鄉、民雄鄉等區。
平均年降雨量體積:約1,832公釐
平均年逕流量:992百萬立方公尺


↑ 北港花生素負盛名,全拜北港溪沖積出的沙浦地。有機器代勞的老農夫,仍習慣以手摘採。






關於作者:

出生於雲林,目前任職軟體工程師。對雲林充滿熱誠,希望能透過網路討論大眾議題,以及推薦雲林的美食、旅遊、生活。.

發表迴響